為了全而了解近年來中國美容美發業的發展現狀,掌握行業數據和動態,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與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
于2005年開展專項調查分析,完成了2004—2005年度中國美容美發業發展調研項目。
哈爾濱美容美發行業發展仍再繼續,這也是一個半支柱產業,人們對自己生活水平的要求在不斷提高。
據調查分析,目前全國約有182萬家各類美容美發機構,3100余家化妝品生產企業,600余家美容美發培訓機構,形成了約2585億元人民幣的美
容美發服務產值和約960億元人民幣的化妝品產值。調查還表明,我國美容美發業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 民營資本占主體,市場化運作
中國美容美發業的主體經濟結構是民營經濟性質,其生于市場、長于市場,按照市場機制由自發到自覺地配置資源,行業處于市場競爭狀態。
目前美容美發機構有94.78%為民營資本,4 11%為外資或混合資本;美容美發機構注冊資金在30萬元人民幣以下者有72 31%;營業場所主要
以租賃方式為主,占88 27%;設備投資以小型化為主。美容美發業整體屬于小投資、大市場型服務。美容美發業經過改革開放后的20多年快速
發展已經形成產業規模,完全由民間資本自發投入,依賴市場化運作。
二.產業發展明晰,經濟運行穩定
中國美容美發業已由單一的理發店和簡單的護膚服務演變成涉及美容、美發、化妝品、美容器械、美容教育、美容媒體、美容會展和美容營銷
等產業。美容美發服務是產業終端,美容美發服務和化妝品牛產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火車頭和晴雨表,帶動相關行業發展。美容美發業發展步
入成長期。
抽樣調查表明,全國美容美發機構的每店平均營業收人為11.63萬元/年,中心城市的大型店收較高,年收入超過60萬元人民幣者達到43.84%
,小店的年收入多在5—10萬元人民幣,行業員工月收入平均約為1lOO元人民幣左右;全國美容美發機構巾約52.6%為盈利,38.5%為持平,
8.9%為虧損。美容美發機構經營處于良性的運行狀態中。
抽樣調查表明,美容美發機構管理模式以家族式占主導地位,經營方式正由單一走向綜合,形式也日趨多樣化;品牌經營機構發展連鎖方式,
加盟經營占87.98%;美容美發服務機構的形態表現為發廊型、沙龍型、治療型、休閑型、享受型、專門型和會員型,有80.25%的美容美發服
務機構都不同程度地采用會員制經營方式,在經營面積200M2以上的大型機構中則100%以不同形式采用會員制經營;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約占
10.23%,大多數中小型機構都由投資者自己為主體進行管理,但大型機構由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占主流;運用網絡信息化或電腦數字化手段進
行管理者在被調查的機構中約占5.72%,已初見端倪。
三.自主擇業,自我發展,是創業和就業的良好通道
據調查,美容美發從業人員平均年齡約為25.72歲,男女性別比例約為21.42:78.58。顯示出是一個以女性為就業主體的優勢產業;在從業人員
中屬本埠就業者占40%,屬外省籍或遠郊者占60%,這種情況在中心城市更為明顯;在從業人員中約有70%為自謀職業及創業者,再就業者約
占10%,“4050”大齡人員約占3%左右,美容美發業大量吸納小城鎮轉移勞動力和待業者,是解決就業和創業發展的良好通道。
四 教育培訓支撐行業發展
據調查,美容美發機構的從業人員初中及以下學歷者占35.1%,高中及中專技校者占53.53%,大專及以上學歷者占11.38%。從業者接受教育
程度偏低,與美容美發業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和與人體衛生相關的服務性質的要求有所差距。